博物館蠟像復原陳列的幾種形式
沈陽蠟像告訴你博物館蠟像復原陳列的幾種形式
1、全復原:以較大的面積和空間,展示特定的歷史場面,運用近景(人物為主),中景建筑為主),遠景(天空、原野,三者結合,內外交叉,完 美無缺地展示。
2、局部復原:利用陳列的過渡地帶,承上啟下地貫穿陳列內容。這種復原面積不大,只截取一個橫斷面,但主題語言前后穿插,自然融合,華夏博展藝術工程制作“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趙一曼烈士硅膠像形象的再現烈士在獄中由講解員朗誦其遺書的場景。
3,靜態(tài)復原:泛指復原中各種陳列元素無聲無息地展示。如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在實地將賀龍元師當年指揮所的實物陳設擺布等。
4、模擬復原:近景、中、遠相結合,重現場面,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5、動態(tài)復原:在復原中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再現歷史活動的情景.如讓恐龍張牙舞爪吼叫,天空閃電,燈光變幻莫測。“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揭露日軍731部隊殘忍地將活人作為細菌武器的試驗品,跳動的心臟還是血淋淋的,中國同胞進實驗室時慘不忍睹的情狀。
6、等比復原:將人、物、景三者嚴格按照1: 1的原狀陳列,使觀眾置身其間,渾然一體,產生深邃的意境。
7,縮小復原:以布景箱的形式,把人、物、景等比例縮小,以小空間反映大場面。這種復原同樣可以動態(tài)設計,如用多媒體技術,達到場景轉換,人物變化,能夠彌補等比和全復原之不足。
8、原地與異地復原:原地是指陳列的空間即是當年當事人的所在地,異地是指陳列的空間與當年當事人雖無直接關系,但屬同一年代、同一風格,陳列的物品也基本上是同一時代的。這種復原說服力更強、更真實、更生動。
復原也可分單純的景觀展示和人物結合的全套復原,從目前各地情況來看,以景觀展示居多。有的則突出人物,簡化了實物和背景,已游離于景觀題外了。
+

微信號:
17801099661